放血疗法巧治眼病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30日

      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中医放血疗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菀陈”意为“郁滞不通”,必须放出坏血。放血主要用于治疗炎症性和感染性疾病,甚至作为一种预防措施,其疗效被普遍认可。

      放血疗法具有泄热解毒、活血化瘀、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开窍醒神、祛风通络、引邪外出等作用。眼科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睑腺炎、急性结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角膜炎等,耳尖穴、攒竹穴、太阳穴是治疗眼部疾病的经验效穴。

 

耳穴放血

       耳穴放血是中医放血疗法的一种,是在耳尖穴针刺放血,耳尖穴属于经外奇穴,在耳廓上方,当折耳向前,耳廓上方尖端处,具有清热、止痛、镇静的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发热及各种炎症病变。耳尖穴针刺放血对于治疗急性睑腺炎、急性结膜炎有着很好的疗效。

 

攒竹穴放血

      攒竹穴在面部,当眉头凹陷中,眶上切迹处。攒竹穴放血在临床上也颇为常见,主要作用是明目、清脑、活血化瘀止痛。主要用于治疗眼睛红肿疼痛,以及眼睑痉挛、迎风流泪或者眼睛干涩等这些眼部疾病。

 

太阳穴放血

      太阳穴属于经外奇穴,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凹陷中。主要作用是清热消肿,止痛舒络。主要治疗头痛、目疾。可以治疗角膜炎,结膜炎等。

      根据《内经》“实则泻之”理论,刺络放血可以快速泻热、泄火,对于急性目赤肿痛、暴盲,刺络放血法可收到独特的疗效。“经脉所过,主治所及”,除了头面部和眼周穴位放血,我们也可以选取远端腧穴放血,治疗所属经脉循行部位以及联络的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眼部病症。

 

厉兑穴放血

      厉兑穴是足阳明胃经井穴,取之放血具有清热泻火、消肿止痛之功。《灵枢·经筋》提及“太阳为目上冈,阳明为目下冈”,故上眼睑的病变多责之足太阳膀胱经,下眼睑的病变多责之足阳明胃经。下眼睑的麦粒肿多为脾胃积热,火毒循胃经上攻所致。可用三棱针在厉兑穴点刺出血,治疗胃火上攻的下眼睑的麦粒肿。

 

背部膀胱经放血

      上眼睑为足太阳膀胱经所过,麦粒肿病在上眼睑,且为疾病初期,可在背部肩胛区膀胱经循行区域寻找反应点,用三棱针点刺或挑刺放血。膀胱经反应点多为红色,米粒样大小的红点,压之不褪色。中医“菀陈则除之”,治疗上取得背部反应点,点刺放血以清除脏腑之郁热,使气血通畅,营卫调和而痊愈。

 

太冲穴放血

      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是足厥阴肝经元气深聚的地方。“肝开窍于目”“肝足厥阴之脉,……连目系”。太冲穴有清肝明目,平肝息风,舒肝养血,清利下焦、止痛的作用。太冲穴放血可以泻肝经的火热对于肝阳上亢相关的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青光眼、眼睑痉挛、干眼症、脑血管病、高血压、月经不调、失眠等。

     “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刺络放血主要针对实热证眼病,根据实热程度决定放血部位及放血量。而虚证眼病,不宜放血。

 

注意事项:

1、术者一定要正确掌握操作方法,取穴要准,放血量要足,方能取得好疗效。

2、虚弱病人放血不宜多,可分为两次放血。孕妇、患出血性疾病和凝血机能障碍者忌用本法。

3、注意局部严格消毒,避免刺伤耳软骨,高温季节尤须重视。

4、对于外睑腺炎(麦粒肿)应在早期(病程在1~3天。脓点为形成前)行放血疗法。

 

北京朝阳国医之家中医医院
北京东城金针研究学会海运仓中医门诊部

咨询电话:010-64326618 (酒仙桥)
     010-84070345 (海运仓)
版权所有:国医之家  备案号:京ICP备0601527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564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做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关闭